就目前而言,人类对病毒的认知非常有限,病毒仅只有不到细菌的千分之一大小或者更小,人类从认识病毒的存在到现在还不到100年。
病毒不是我们常规所理解的生命,它没有细胞也没有细胞核,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如果不依靠人体或动物这样的宿主,病毒就无法复制和繁殖,因此对细菌有效的抗生素是无法杀死病菌的。对病毒而言目前的多数药物,只能起到抑制病毒的繁殖,所以说病毒没有特效药。
病毒防范注意事项
居家隔离时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建议保持室内清洁,可用消毒液消毒,尤其是厨房、卧室、洗手间等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眼部卫生。勤洗手,可用肥皂水、消毒液洗手,洗手时建议用流水冲洗。不要用手揉眼睛,也不要用未清洁的手接触面部。
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它们在自我复制的时候如果复制错误就容易产生突变,使之前的特效药失效,而RNA比DNA不稳定,所以在复制的过程中更容易出错,所以RNA病毒更容易突变,往往你研究出某种病毒特效药之后,该病毒可能突变了。
一. 新药的研发和面市需要足够长的时间。
1. 疫情三年,新冠病毒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在积极抗疫的同时,大家期望有特效的新冠药物面市,以有效抑制疫情和控制疫情,但是,就新冠药物的研发过程来说,确实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阶段。
2.有关西方学者统计,2010-2020年期间,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440款新药,临床开发的时间范围从5年到超过20年不等,平均需要的时间为8.3年。
3. 就阿兹夫定片来说,本来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2013年就进入了临床实验,新冠疫情爆发后,经大量科研人员的筛选,被证实为“有前途的新冠药物”。
二. 我国不同路线的新冠药物研发都在推进之中。
1. 我国在新冠药物研发方面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就相关数字来说,我国在新冠医药方面专利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上,均位居全球第一,分别占全球专利量的56%和70%。
2. 我国已经上市的新冠药物,包括: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2021年12月获批上市),口服药物阿兹夫定片(2022年7月25日获批上市)。
3. 我国有30余款新冠药物处在临床实验之中,这些药物,或者属于老药新用(包括已经上市的阿兹夫定片),或者属于抑制剂,或者属于仿制药。
三. 特效的新冠药物还需要根据新冠病毒的变异进行针对性的研发实验。
疫情爆发以来,从变异毒株阿尔法、贝塔、伽马,到变异毒株德尔塔,再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异,今后,新冠病毒还可能发生新的变异。
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不仅给我们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难度,也对已经研发出的新冠疫苗和新冠药物造成了影响,就此而言,特效新冠药物的面市,不是短期的事情,对此,我们也应该予以足够的理解。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虽然我国努力研制新冠疫苗,但是现在的变异病毒也开始逐渐扩展。最近发现的德尔塔毒株肆虐全球,不止其他国家出现了,中国也出现了病例,目前为止并,没有更好的疫苗进行防范,也没有特效药可以医治。
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很多人都想知道既然有了疫苗,为什么又出现了新的变异毒株,为什么想要研制特效药这么困难又这么麻烦。谢克曼说,实际上那个时候也没有坚持做研究,如果那个时候继续做研究,说不定就能够直接研制出特效药,而且在疫情消退之后,也应该继续研制特效药,以防万一。
但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过研制更深层的特效药,只是感觉抑制住了现在的疫情就足够了,虽然现在的开发公司正在努力的研究药物,但是对于疫情来说,确实有点落后了。那个时候就是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时候,出现后应该继续研究病毒,虽然两个病毒很快控制住了,但是也没有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之后没有病情直接停止了研究。
疫情结束后,没有人过多关注这次的事情,还以为与其他两次疫情没有太多差别,就没有深入研究。新冠病毒没有完全消失,而且它会继续重来,很有可能疫情不是由人类传播的,还有可能由动物传播,如果现在还不进一步进行研发,说不定下一次就会有新一轮的打击。
不管现在看起来是不是有消退的迹象,我们仍然应该继续进行新药的研究,未来还应该继续关注毒株的变异,而且我们也应该及时关注变异后的毒株。
千万不能重复之前的错误,虽然现在的特效药正在研发,也找到了成功控制艾滋病病毒的案例,但是目前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的解决方案。相信一定能够找到成功的解决方案,也相信在科学家的研究下,总会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无论哪个科学家,都想要在自己的领域找到巨大的突破。
谢克曼说,自从得了诺贝尔奖后,很多人都觉得好像有了可以预测未来的水晶球,但是对于年轻的科学家来说,对广大领域知道的仍然比较少。
能够找到新的研究,潜力巨大,对于年轻的学者来说,不仅仅要有前进的勇气,也要有智慧,必须要认识问题的重要性,也要保持信心。不是被其他人左右,科学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想象力和勇气,千万不能被这两方面直接束缚,常见的杂志方式并不能把它当作评估的指标。
而且在顶尖杂志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政策,就是少数文献能够被接受,很多文章不能发表,实际上这些能够发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非常高调的文章。虽然能够吸引注意力,但是并不能直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就像是只找到了如何让人们关注,但是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研究成果都应该分享在同行里,让科学家一起研究,这样才能得到最有效最客观的评价。
而且我们也不能直接成为衡量的唯一,通过其他人的加入,共同做贡献,才能对这件事情进行深刻的评价。
上一篇:为什么要学会放弃思考
下一篇:组织嫖娼罪可以判多久
发表评论